![](/image/ad2.jpg)
6月4日,绵阳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与昭觉“校对校”联合体建设举行远程连线教研,并现场进行了国家级课题《指向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“四阶教学”模式实践研究》成果展示及推广,吸引了涪城区各校数学教师,以及昭觉县“校对校”联合体建设学校线上参与,推动教育援昭变“输血”为“活血”“造血”,助力昭觉教育提升。(黎芹 文图)
下午2点30分,教研活动在上课铃声中拉开帷幕,实验小学三年级李盈老师、二年级尉筱老师分别呈现了课例《有趣的排列(二)》、《推理》,向老师们展示了“四阶教学”模式下的课堂新样态:通过“自主式尝试”、“合作式探究”、“结构化提升”、“数学化转换”的四阶教学过程,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阶梯转换、思维能力的梯度发展,富有素养教育内涵。教学过程生动有趣,学习氛围轻松愉快,赢得了现场和线上老师们的一致赞扬。
课题组负责人谢强老师指出,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,要追求“五为而教”:为意义而教、为理解而教、为生成而教、为转化而教、为迁移而教。从实施结构化教学、改变学习方式、发展学生思维三个维度,建构“问题导向、交往互动”的课堂教学“新范式”,改变被动低效的学习状态,丰富了学生数学学习经验,引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研究问题,像工程师那样解决问题。
“实验小学数学组提出的“指向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‘四阶教学’模式”,不仅是对课堂教学发展观、方法论的再思考,也是课题组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,将理论学习转化为课堂教学实践,重新定义教学认知行为,建立了适应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学科课堂教学模式。”实验小学校长涂久尚向介绍,“四阶教学”课堂模式指向学生核心素养,契合学生认知与发展规律,符合学校“实以立人,验以求真”理念,也期待今后与更多的学校和老师分享“四阶教学”模式相关成果,让该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与推广,帮助学生生长智慧、形成能力、内化品质,实现数学核心素养的落地。
涪城区相关工作人员介绍,近年来,涪城区按照“昭觉所需 涪城所能”帮扶原则,坚持“三化一式”教育发展理念,务实推进援彝工作,助推昭觉教育高质量发展。去年7月,涪城区主要领导带队到昭觉县开展结对帮扶工作,与昭觉商定共同建设一批教育研究中心——“校园智联体”,提高优质教育资源联动共享和精准帮扶。
目前,涪城区和昭觉县已投入600余万元,推动涪城区教发中心、18所中小学、1所幼儿园分别与昭觉县教师发展中心、21所中小学、1所幼儿园建成“校园智联体”,开展线上同步课堂、网络研修等活动80余次,共享名师微课60余节,惠及200余名昭觉青年教师。同时,涪城区教体局在昭觉县还设立了10个“涪城名师昭觉工作站”,结合“智联体”平台使用,加大对昭觉县“种子”教师的培育孵化,促进昭觉县教育的内生发展。
“下一步,我们将进一步优化‘涪昭智教’共同体建设,组建“校联体”,建好‘名师工作站’,推行‘种子教师’培育,成立‘涪昭班’,依托智联体平台常态化开展教师研训,实现日常教育教学问题同频共振、一网解决,提升昭觉教育发展内生动力,为实现教育资源优质均衡作出涪城贡献。”涪城区教体局相关负责人说。
![](/image/ad3.jp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