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新航道AF国际艺术教育事业部|导师不是指令者,而是共创者:AF的教学关系哲学
  • 时间:2025-11-04 15:11 来源 : 未知 作者 : admin
  • 在传统教育体系中,教师往往是知识的传递者、标准的制定者、答案的拥有者。
    但在真正的设计教育中,导师不该是“命令者”,而应成为学生创作旅程中的共创者

    新航道AF国际艺术教育事业部看来,设计学习的核心不是“被指导”,而是“被激发”。
    优秀的导师并不提供答案,而是帮助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问题、路径与表达方式
    这正是AF教育理念的核心精神——以共创式教学关系激活学生的独立思维。


    一、从“传授”到“共创”:教学关系的转型

    在美国与英国的顶级设计院校——如RCA、RISD、Parsons、SVA、UCL等——导师制度并非单向授课,而是互动式引导
    他们关注的不是学生是否完成“正确”的作品,而是学生是否在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思考逻辑与设计身份

    这种教育关系的本质,是从“教学”转向“共创”:
    导师和学生共同研究议题、共建方法、共同反思。
    导师的角色更像是一个思维的合作者,通过对话与反馈帮助学生把模糊的灵感变成清晰的体系。

    新航道AF国际艺术教育事业部正是在这种理念下构建了自己的教学哲学。


    二、AF的导师体系:多维度引导,而非单一评判

    在AF,导师不“告诉”学生该怎么做,而是陪伴学生去找到自己的方式
    每位导师都是行业一线的设计从业者或学术研究者,他们来自建筑、交互、视觉、工业、社会创新等不同领域。

    AF的导师团队以“多维共创”的方式协作教学:

    • 学术导师提供研究逻辑与方法框架;

    • 行业导师带来商业视角与应用逻辑;

    • 视觉导师帮助学生打磨表达与呈现。

    这种结构让学生获得的不仅是技能,而是一种跨领域的系统思维训练。
    在AF,每一个项目都像一次“设计工作坊”——学生与导师共同生成、共同讨论、共同验证。


    三、4R个性化学习:让教学关系成为成长机制

    AF将新航道的4R个性化学习体系融入共创式教学中,让导师与学生的合作更具结构与深度:

    • Result:导师与学生共同定义项目目标,确保成果既真实又有逻辑;

    • Responsibility:导师引导学生在创作中反思社会责任与设计伦理;

    • Review:通过阶段复盘,导师与学生共同拆解过程、反思决策、重建路径;

    • Reward:导师帮助学生总结成果经验,让学习延展到未来研究或职业方向。

    这样的教学关系让学生在整个创作周期中始终保持主动性与思辨力,不再是“被指导”,而是“被点燃”。


    四、共创式教学的成果:学生成为思考者,而非执行者

    在AF的课堂上,常常能看到这样的情景:
    导师与学生围绕一张设计草图辩论半小时;
    一个概念被推翻十次,却每一次都让思路更清晰。

    AF的学生在这种过程中学会了三件事:

    1. 如何捍卫自己的设计立场;

    2. 如何在批评中重构逻辑;

    3. 如何在合作中保持独立思考。

    这正是国际顶尖院校最看重的品质——思考的独立性与表达的自信。
    AF的导师用共创的方式,让学生从“接受指导”走向“参与思考”,从“执行项目”走向“主导创作”。


    五、结语

    在真正的设计教育中,导师的价值,不在于传授答案,而在于让学生有能力提出更好的问题
    新航道AF国际艺术教育事业部通过新航道的4R个性化学习体系,将这种“共创关系”转化为教学核心,让学生在Result中收获逻辑成果,在Responsibility中理解社会角色,在Review中形成反思能力,在Reward中实现成长延展。

    教育不是单向传递,而是相互生成。
    在AF,导师与学生一起成长,一起思考,一起用设计改变世界。

  • 免责声明: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。
  • [生活[新航道AF国际艺术教育事业部|导师不是指令者,而是共创者:AF的教学关系哲学
  • [院校[2025年馆校合作中小学教师科学教育实践能力提升项目在汉开班
  • [生活[放下手机,拾起思考|云南文山中托盟校区开展“手机利弊”主题辩论赛
  • [院校[多品类产品矩阵强势领跑,天星教育以硬核实力定义教育出版新高度
  • [院校[以创新定义教辅新形态,天星教育“神奇小纸条”凭实力领跑小纸条教辅赛道
  • 友情链接:中国访谈网 | 环球旅游网 | 中国青年网 | 青年教育网 | 中华网 | 中国网生活 | 新宁网
  • Copyright © 2023 中国教育日报
  •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10-56318041 举报qq:417537522
  • 关于我们 | 刊登广告 | 联系方式 | 本站地图 | 对外服务: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